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农历乙巳年 三月十六
繁體中文
登录 | 注册

习近平忧普京失势 将访问俄罗斯促和谈 目的不纯?


2023-02-21 时刻新闻 |  国语 |  粤语 【字号】

2月21日,据《自由时报》报道,乌克兰在西方国家不断军援下,至今仍顽强抵抗俄罗斯入侵,不仅俄国陷入泥淖,中国也如坐针毡。美国《华尔街日报》(WSJ)20日引述接近中国决策圈的人士指出,中国领导层愈来愈忧心俄国衰弱,已重新审视自身立场,如今更倾向推动乌俄停火,防止同为对抗美国伙伴的俄国遭遇更大的挫败。

知情人士表示,尽管俄国实力弱化会让中国在双边关系中占上风,能够取得对中国更有利的交易,包括能源交易,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无意看著莫斯科当局及普京总统因战争而失势,所以持续推动扩大中国与俄国的经济联繫,例如增加俄国石油、天然气和农产品进口,加强双方在北极地区的能源伙伴关系,以及扩大对俄国铁路和港口的投资等。

此外,中方迄今虽仍对军援俄国表现克制,但部分北京外交策士已开始提问:是否应该考虑出于防御目的军援俄国?这么做虽然会大大增加这场冲突的成本,但也可能让中方掌握更多提出解决方案的筹码。只不过这样的举动自然将加剧西方各国对习近平的怨懟,中国最高领导层是否支持这个想法,仍是未知数。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学院国际关系教授芮德成科(Sergey Radchenko)表示,若中国提供军事支援,当然会成为改变冲突形势的重要因素,这或许也是中国即将提出的“和平计画”的一环,即呼吁乌俄沿著目前领土控制线停火。中方可能也打算告诉西方,若现在错失平息事态的机会,中对俄的支持可能会让这场战争的代价更高,并为乌克兰和区域稳定带来可怕后果。

中方推动停战的举措,凸显习近平不再试图将中国塑造成中立国,而是寻求扮演更显著的角色。随著俄国几乎派出所有地面部队、战事却仍裹足不前,中方也更加重视自身在化解危机上所能发挥的作用。据了解,智库“兰德公司”上个月一份题为“如何避免长期战争”的政策报告,获得许多中国外交政策权威重视,其中直接挑明,战事愈拖延,俄国就愈可能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冲突。中方认为,这种观点为其创造一个尝试劝和的机会。

华府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国计画主任孙韵表示,中国不会坐视俄国彻底战败,促和倡议是这个目标的第一步,但她怀疑中方除了呼吁和平对话外,能否提出任何实质性的和解方案。

习近平拟访俄促和谈 西方质疑目的

另外,据《中央社》报道,俄乌战争一周年前夕,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说法报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准备在几个月后访问莫斯科,推动多方和谈,但西方国家普遍怀疑北京此时扮演和事佬另有所图。

知情人士说,此行处于初步安排阶段,时间尚未敲定。习近平可能等3月全国两会(全国政协、人大会议)、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结束,4月或5月俄罗斯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投降时访问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举行峰会,并造访其他欧洲国家。

北京表示,希望在终结俄乌冲突上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掌握习近平出访规画的人士说,习近平会晤普京将是推动多方和谈的一环,也能让中国再次敦促参战方不要动用核武。

不过,中国国务委员、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上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揭示促和计画轮廓后,西方国家普遍抱持怀疑态度。

俄军去年2月全面入侵乌克兰,战事已夺走数万条人命、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能源市场与全球经济深受影响。王毅今天访问莫斯科,中国外交部表示,此行将与俄方讨论中俄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知情人士说,王毅访问莫斯科时可能和俄方讨论习近平访问事宜。

一年前,习近平与普京在北京举行冬季奥运期间会面,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挑战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秩序,宣称中俄合作“没有禁区”。时隔数周,俄乌战争爆发,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祭出严厉制裁,北京则提供外交支持与经济援助,大举采购俄罗斯石油与天然气,售予微晶片和其他具军事用途的先进技术。

报导写道,北京公开立场如朝中立移动,将是一次重大转变。

知情人士表示,北京之所以改变公开立场,部分用意是因应西方国家愈来愈不信任中国、安全与科技面形成地缘政治集团的局面。北京也担心,莫斯科虽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竞争加剧时的关键伙伴,但俄军如在俄乌战争遭遇更多挫折、甚至落败,俄罗斯国力可能大打折扣。

此外,美国也在俄乌战争立场上对北京加强施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上周末警告中国不要提供俄罗斯致命武器,北京事后反控美国是向战场源源不断提供武器的国家。

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拋出促和计画后,西方国家官员投以怀疑眼光。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秘书长史托腾柏格(Jens Stoltenberg)18日以“模糊不清”形容中方构想,并提到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却没有谴责俄罗斯攻击乌克兰,违背联合国宪章最基本的原则。

中国扮演国际促和者最积极的作为是2000年代初期发起六方会谈,期望以援助换取北韩限制发展核武。这项谈判机制在2009年因北韩退出而名存实亡。

报导指出,中国欲在俄乌战争上扮演更显而易见的角色,与习近平增加中国影响力的目标相符。但多名中方官员示警,实现外交突破将面临重大阻碍,任何协议都可能要增加对俄罗斯施压,这是中国一直不愿做的事。习近平如没有显著施压普京,可能进一步损害与欧洲国家的关系。

华府智库史汀生研究中心(Stimson Center)中国计画主任孙韵说:“呼吁和平既廉价又简单,但中国愿意做什么来实现它呢?”



声明:时刻新闻编辑发布的文章并不代表时刻新闻的立场或观点。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相关文章

  1. 马斯克“政府效率部”挖出惊天资金黑洞 浪费触目惊心
  2. 阿根廷继美国之后退出世卫组织WHO 称存在“严重分歧”
  3. AI初创公司DeepSeek火爆全球 弯道超车还是数据盗窃?
  4. 川普总统强势回归白宫 首日签发46项行政命令
  5. 拜登政府“让家庭团聚”政策违反移民法 移民局将退申请费
  6. 韩国国会议员成功弹劾总统尹锡悦 75%民众表示支持
  7. 韩国反对党欲继续弹劾尹锡悦 遭执政党国民力量抵制
  8. 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接管政权 总统阿萨德逃往莫斯科
  9. 芬兰电信公司遭遇电缆中断 三周三起引发破坏怀疑
  10. 韩国总统尹锡烈宣布戒严 190名议员一致投票阻止戒严令
  11. 20万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导致封校 缘起4女生吃“包子”
  12. 珠海发生驾车恶意冲撞事件致35死 当局压制消息禁止悼念

关于我们 | 使用条款 | 隐私策略 | 联系我们
©2025 时刻新闻 TN2025041314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