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7日 星期一
農曆甲辰年 九月初五
简体中文
登錄 | 注冊

中國經濟超越美國 這壹天可能永遠不會到來 好運儘


2022-09-27 时刻新闻 | 聽新聞 國語 | 聽新聞 粵語 【字號】

9月27日,據美國之音報道, 隨着不斷有新的迹象顯示中國經濟已明顯失去高速發展動力、正在步入40年來最慢增長軌道,越來越多的分析人士認爲,中國的經濟規模將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超過美國,甚至可能會永遠屈居第二。

世界銀行星期二(9月27日)發布報告說,預計中國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幅度僅爲2.8%,遠低於該行此前預測的5.0%。而且明年也不樂觀,增長幅度也隻有4.5%。

此前,至少叁家主要國際金融機構上星期也大幅下調了對中國經濟的預期。高盛集團的報告中說,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可能會增長4.5%,低於此前預測的5.3%。另壹家全球領先的金融信息提供商 -- 標普全球與埃信華邁(IHS Markit)上星期的報告也說,他們預計中國實際GDP增長將放緩至2022年的3.3%,然後在2023年回升至4.5%。

中國官方最近的數據也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僅增長0.4%,大幅低於經濟學家普遍預期的0.8%-1%的水平。在就業方面,國家統計局說,8月份的失業率爲5.3%,其中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高達18.7%。

在曾經長達叁十年的時間裏,中國的GDP增長速度都遠遠高於亞洲其他國家,然而,亞洲開發銀行上星期發布的報告顯示,這壹趨勢現在出現逆轉。這壹亞太地區政府之間金融機構預計,除中國以外的其他亞洲發展中國家在2022年和2023年均將增長5.3%,而中國在2022年增長爲3.3%(低於7月份的預測),而且明年爲4.5%。

世界銀行本星期的這份最新報告也說:“東亞和太平洋(EAP)地區大多數國家的增長在2022年上半年出現反彈,但中國卻失去了增長勢頭。”

中國幾十年來近乎奇迹般的高速發展令其在很多的眼裏成了壹個好像是從未衰退過的經濟體,其經濟規模超越美國不過是壹個“早與晚”的問題,而不是壹個“是與否”的問題。然而,這壹長期以來的廣泛共識已遭備受質疑。

《華爾街日報》最近的壹篇報道說,壹些經濟學家目前預計中國經濟規模不會超過美國。報道說,去年中國經濟增長急劇放緩,這促使許多專家重新考慮中國超過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經濟體的時間,甚至考慮這種情況“是否會發生”。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認爲,對於中國崛起的預測與之前有關日本在90年代或俄羅斯在60年代將超越美國的預言類似。他說,這些預言在今天看來很荒謬。

英國《經濟學人》本月初的壹篇評論說,幾個世紀前,中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許多分析師預計它還會在某個適當的時候重獲這壹殊榮。但困擾這個亞洲巨人的壹係列困境將推遲它超越美國的那壹天,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認爲,“這壹天可能永遠不會到來”。

困境前所未有,中國好運已儘?

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經濟蹒跚起步之時起,幾十年來有關中國經濟將因地產泡沫、政府巨額債務等等而嚴重倒退、乃至徹底崩潰的預言壹直不絕如縷,但中國次次似乎都能奇迹般地化險爲夷,壹路繼續奔向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寶座。但經濟學家們指出,中國好運已儘,目前困局之嚴重前所未有。

“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情況。”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中國市場研究主管洛根·懷特(Logan Wright)說。“這次的確不同的是,妳知道在最高層,有COVID疫情政策,它對消費、家庭支出、消費者信心、失業對家庭收入以及私營部門投資產生了直接影響,加倍放大了壹些已經導緻中國經濟放緩的因素。”

這位市場分析和經濟研究的合夥人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中國的清零政策導緻房地產業銷售量下降超過30%,這直接影響到地方政府的土地銷售收入,也影響到地方政府的投資計劃。

中國銀行研究院去年底的壹篇報告說,從70年代末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時間裏,房地產增加值的年均增速爲17.7%左右,明顯快於同期GDP年均增速(8.3%)。這篇題爲“中國房地產市場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影響測算”的報告說,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由1987年的3.95%上升爲2020年的26.83%。

榮鼎集團的懷特說,在經曆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後,“更具結構性的問題是,妳不會再從房地產行業獲得同樣水平的增長,我的意思是,沒有足夠的人來購買這些房產。”

他指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佔經濟總量的四分之壹左右,而這壹市場在明顯收縮的情況下,目前不清楚還有什麽其他經濟領域可以替代這壹市場。

花旗集團最近的壹篇研究說,近叁分之壹(29.1%)的房地產貸款現在被歸類爲壞賬。英國《衛報》本星期的壹篇評論文章將中國正在崩盤的房地產業形容爲壹個巨大的龐氏騙局。

中國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房地產開發行業的土地出讓金和稅收,而這壹收入來源在房地產危機的打擊下日漸枯竭。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托馬斯·杜斯特伯格(Thomas Duesterberg)說,這造成的惡性循環導緻中國無法解決其許多結構性問題,其中包括養老金和醫療體係,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削弱中國未來的增長能力。他說:“因此,在中國經濟政策的當前軌迹中,這些問題比新冠政策更深,預示着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可能會出現增長乏力或沒有增長的局面。”

前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主任郝福滿(Bert Hofman)說,在結構上,中國面臨着壹係列問題,包括勞動力減少和人口老齡化、生產率增長低以及過度依賴資本來增加潛在GDP。他在寫給美國之音的壹封電子郵件中說:“這些問題早已爲人所知。時任總理溫家寶在2007年的‘四不’講話中稱,中國的發展面臨着‘不穩定、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的問題。”

政府回天乏力

促使經濟學家們大幅下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的另壹個重要原因是中國人口迅速較少。中國政府雖對整個社會、公民的行爲擁有強大的控製力,但在扭轉人口數量銳減趨勢、鼓勵結婚生育的問題上仍顯得力所不及。

中國在2016年放棄了嚴厲的獨生子女政策,去年又宣布了叁孩政策,各地還紛紛推出了各種各樣的包括現金鼓勵的獎勵生育措施,但到目前爲止,政府的各種努力似乎收效甚微。上海上個星期的壹份調查顯示,上海戶籍育齡婦女二孩率不足13%。

官方媒體報道說,在不打算生孩子的原因中,養育成本、教育成本、房價是最主要的叁大原因。

中國壹家非官方研究智庫的研究,中國的養育成本相對於人均GDP倍數幾乎是全球最高的,北京和上海家庭0-17歲孩子的平均養育成本分別高達96.9萬元和102.6萬元。

出生率減少雖早已在人們的意料之中,但是中國今年初公布的2021年人口統計數字還是超乎絕大多數專家的預期,創下了自中共執政以來的最低水平,出爐後引起新壹輪軒然大波。該統計數字明確地顯示出,去年已是中國曆史上最後壹次出現人口增長的年份。中國在曾似取之不竭的勞動力資源供應的基礎上創造了長達叁十多年的經濟飛速發展奇迹,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則意味着這壹中國寶貴資源將難以爲繼。

有專家稱,僅憑人口數量銳減這壹點就可斷定中國經濟趕不上美國。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教授易富賢早在2016年曾警告說,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讓中國經濟無法超越美國。當時的中國GDP還在以每年高達近7%的速度增長。

英國著名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去年也曾指出,人口開始縮減甚至可能危及中國GDP趕超美國的能力。他說,他們的長期預測表明,以市場匯率衡量,到2050年,中國仍將屈居第二大經濟體。“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生產率增長放緩和勞動力萎縮使中國永遠無法超過美國。”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幾年前也曾指出,人口結構的改變是中國的經濟規模可能永遠不會超過美國的原因之壹。他在2019年發表的壹篇題爲“美中兩國:誰更大,什麽時候?”的論文說,中國經濟2030年超過美國這壹估計應算恰當,但“永遠趕不上也同樣靠譜”。他說,老齡化令中國的真實增長低於公開報道的水平,而現在的低增長率可能會“無限期”地推遲中國趕上美國。

經濟意識形態已蛻化演變

中國近幾十年來的崛起被認爲始於1978年12月的中共十壹屆叁中全會。在這次會議上,當時前領導人鄧小平做出了工作重點向經濟建設轉移的戰略決策。觀察人士指出,儘管自鄧以來的曆屆中國領導人面臨的國內外各種挑戰不同,但直到近幾年始終都將經濟增長作爲首要政策目標。哈德遜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杜斯特伯格說,中國目前的基本國策似乎已發生轉向,現在中國放棄了這壹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他說:“現在看來,控製經濟和社會是首要目標。”

曾主管世界銀行中國經濟分析與政策研究工作的郝福滿說,2013年中共十八屆叁中全會的決定就改變增長模式,提出了壹項雄心勃勃的金融、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和社會政策改革議程,併承諾進行國企改革和社會政策改革,令市場成爲壹個爲人民謀福利的受監管市場。儘管這壹議程在某些領域取得了進展,但在習近平的領導下,政治重點發生了轉變,更加強調國家的領導作用,更加強調國家安全與穩定而不是增長。

這位曾在中國工作12年之久的前世行專家說,政府改革日益集中北京的決策權。習近平領導下的反腐運動和黨的紀律重新作爲重點,但這限製了地方政府官員的創業活動,而創業活動壹直是中國經濟活力的重要來源。包括網絡安全監管機構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內的監管機構日益強大。

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任教的郝福滿說,中國的《求是》雜志最近發表了習近平在2021年10月的壹次講話,在這壹講話中,習近平提出了“新發展理念”這壹提法,“印證了經濟意識形態的轉變”。

他說,雙循環、共同繁榮和國家安全被置於壹個總體框架內,但是,“問題是,這個總體框架是否能夠實現4-5%的增長,以實現習近平提出的到2035年將2020年GDP翻壹番的目標。”

儘管專家們普遍認爲,中國經濟已經深陷前所未有的泥潭,但是也有人指出,是否會超過美國還取決於今後的很多復雜因素,其中包括美國的經濟表現。

如果以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來衡量商品及服務的購買力來計算,中國在2016年時其GDP就以“購買力平價”換算成美元時超過了美國。此外,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多,其人均GDP隻需達到美國的四分之壹,總量就可以成爲世界上最大的。

“很難說永遠不會(超過美國)。”哈德遜研究所的杜斯特伯格說。“但是,包括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內的大多數經濟學家都在延長他們預測的趕超美國時間。”

美國的經濟目前也面臨着步入衰退的威脅。美國經濟咨商理事會(Conference Board)的最新預測顯示,經濟疲軟將在今年下半年加劇,併在整個美國經濟中更廣泛地蔓延,預計衰退將在年底前開始。該委員會的報告說,他們預測2022年實際GDP同比增長僅爲1.4%,2023年同比增長將放緩至0.3%。

儘管如此,哈德遜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杜斯特伯格說,中國的人均GDP肯定是趕不上美國的。他說,按照2021年的數據,美國的人均GDP至少是中國的五倍左右,即使是按照中國的GDP每年的增長率爲5%的這壹頗爲樂觀的基數來估算,到2027年美國的規模仍然是中國的四倍半。他說:“我想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中國的人均GDP不可能趕上美國。”

這位前美國商務部官員說,美國雖然很可能會陷入衰退,但美國的經濟體係仍然鼓勵創新、鼓勵對新產業的投資,仍然比中國更加開放。所以從長遠來看,美國經濟的結構性方向、結構性條件對增長更加有利,“因此,即使在短期內美國的增長速度會相當緩慢,但我們可以確信,長期來說它將重振經濟增長。”



聲明:聲明:時刻新聞編輯發布的文章並不代表時刻新聞的立場或觀點。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相關文章

  1. 川普遭枪击暗杀大难不死 民主党歇斯底里满盘皆输
  2. 美国五州起诉辉瑞 隐瞒、压制或遗漏新冠疫苗副作用
  3. FDA正为应对禽流感大流行做好准备 似乎未卜先知
  4. 阿斯利康承认罕见副作用 全球范围内撤回新冠疫苗
  5. 日本研究发现注射第三剂mRNA疫苗后 癌症死亡率显著升高
  6. “气候变暖”宣传失败后的诡辩 如何确定“全球”最佳温度?
  7. 拜登政府秘密空运32万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拒绝披露机场
  8. 大型新冠疫苗研究显示新冠疫苗与多种关键疾病增加有关
  9. 塔克·卡尔森捅了左媒马蜂窝 独家采访普京全文翻译
  10. 整个未庄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氛围 - 老萧杂说
  11. 塔克·卡尔森独家采访普京 讨论美国大选、气候变化及LGBTQ+
  12. 中国维权人士李翘楚被判“煽颠罪” 获刑3年8个月

關于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策略 | 聯系我們
©2024 時刻新聞 TN2024100704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