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據《大紀元》報道,這壹段時間,全世界都在盯着看中國經濟走向何方。中國政府自己給出了第壹季度GDP增長4.5%的數據,超出了全球預期。而隨後華爾街的主要銀行紛紛看多2023年的中國經濟增長,比如,瑞銀集團把預期從此前的5.4%上調至5.7%,花旗銀行從此前的5.7%上調至6.1%,而摩根大通更厲害,把從6%上調至6.4%。
【習近平談經濟困難 再翻烙餅有效?老百姓沒錢了】
— TimedNews.com (@TimednewsC) April 29, 2023
當局最近倒是有壹個新舉措,4月19日,國務院辦公室發文,要穩定公共崗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加大補員力度。但是,這就和3月份二會的時候說的,要減少國家機關人員精簡編製5%是反過來了。https://t.co/DwTBrb3Lrd pic.twitter.com/4hLA0MrxSY
不過,我之前就分析過,我說很懷疑當局的數據真實性,至少有兩大問題,第壹,1-2月份經濟那麽慘淡,3月份房地產和汽車消費依然下滑,出口數據也存在矛盾——中國海關數據和越南進口數據等差距巨大,第壹季度怎麽會突然暴漲呢?第二,中國經濟主要靠投資拉動,但是民間到二會的時候還在觀望,政府也忙着換屆,怎麽可能壹下子就把那麽多的鋼筋混凝土砸到地上呢?所以,我給出的判斷是,中國經濟已經通縮,形勢還可能進壹步惡化。
而現在,週五,中共政治局會議就把這個真實情況給說出來了。官方承認,當前經濟還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難挑戰。翻譯成人話,就是說:經濟還沒有恢復正常,也不可能像官方之前說的那樣持續下去。
其實,週四(4月27日)中共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就已經告訴我們形勢不妙了:1-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當中,國有控股企業利潤下滑16.9%,股份製企業下滑20.6%,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的利潤下降24.9%,私營企業下降23.9%,41個大類行業,除了10個有壹點增長,絕大部分都在下降。
總之,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
但是,我們看到,這壹次政治局會議給出了藥方。所以,我今天就想分析壹下,這些措施,能不能解決問題呢?
在產業投資領域,會議強調,要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爲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係、要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還要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
什麽意思呢?就是對於芯片等產業、新能源汽車行業、儲能和生成式AI領域加大投資。但是,我們要明白,這些領域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型的,目前已經不可能增加多少投資,也不會增加多少新的就業,所以對於今年經濟直接的作用拉動有限。
而且,其中的電動汽車行業,因爲中央政府取消了補貼,已經進入較慢增長狀態,對傳統汽車還有擠出效應。3月份,汽車價格大戰和地方政府補貼,結果我們也看到了,整體的汽車銷售反而下降了。降價隻是降了壹個寂寞。
中共政治局也很清楚,光靠那麽點產業投資肯定不行,所以強調,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然後說,要靠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來形成擴大需求的合力。
這個比較空洞。在我看來,財政政策,就要給企業減稅降費,關鍵是降低收費。但是,第壹季度,我們看到全國稅收收入是51,707億元,同比下降1.4%;非稅收入10,634億元,同比增長10.9%。說明,雖然稅收下降了,但是企業和個人的罰款卻大幅增多了,企業利潤反而下降了。
消費不振的核心,說白壹點,就是壹般老百姓沒有錢,加上對未來也沒有信心,所以更加不敢花錢。對此,習近平開出的藥方是,要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改善消費環境,促進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要發揮好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還要持續提振經營主體信心,幫助企業恢復元氣。
那麽,怎麽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呢?我們看到,中國政府肯定不會直接給老百姓發錢,這個渠道大家就不要想了,所以隻能靠增加就業。而這方面,當局最近倒是有壹個新舉措,4月19日,國務院辦公室發文,要穩定公共崗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加大補員力度。但是,這就和3月份二會的時候說的,要減少國家機關人員精簡編製5%是反過來了。
所以,我們看到,習近平又在烙大餅了。壹張烙餅來回翻,國家的政策來回翻。當然,在中共領導人眼裏,這是壹種管理能力,是“收放自如、進退裕如”。
國辦文件中,還強調要支持國企擴大招聘規模,實施2023年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對這壹點,我是比較懷疑的。現在失業人口巨大、大學生中專生等也有上千萬需要工作,但是國企能容納的人員有限。真正要增加就業,還是要靠民營企業。但是在支持民營企業方面,整體經濟上的支持,我幾乎沒看到。政治局會議強調的是,要消除法律障礙和隱性壁壘,增強信心,解決賬款拖欠問題。還要鼓勵平台經濟的健康發展和探索創新。
嗯,平台經濟,大家看出來了,這又在反復烙大餅。而對壹般性民營企業,又是誰在給它們製造法律和隱性的障礙呢?又是誰敢大量和長期地拖欠民營企業的賬款呢?肯定是政府和國營企業。
這個債務問題,從朱镕基時期到李克強時期,再到現在李強時期,還要再次提出來解決,原因在哪兒?當然就是,國有企業是黨的親兒子,現在當局也要把民營企業當自己人,要壹碗水端平,難。
當然,在民營企業的輿論環境方面,週五,中央網信辦有壹個大動作,宣稱要從即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啓動爲期3個月的“清朗‧最佳化營商網絡環境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專項行動。強調,要重點治理以貼標簽等方式惡意散布“民企賣國論”等論調,用“貼標簽”“帶節奏”“放大鏡”等方式惡意散布所謂“民營企業賣國論”“民營企業離場論”“國進民退”等論調,渲染醜化、煽動抵觸國有經濟、民營企業。
而且,還要禁止片面解讀民營企業的財務報告。對後面這點,我表示懷疑和不理解。要求太模糊,比如我是經濟分析師,我解讀的時候會不會被扣上惡意解讀的帽子?這不是市場經濟的做法,不符合法律。
當然,整體來說,看起來這些措施都很好,很重要,但是很多網友問了壹個更重要的問題:司馬南和週帶魚是不是要被修理了?
那麽,大家認爲,司馬南們真的會被清除嗎?
另外,從地產和基建角度來看,這壹次政治局會議的基調和以前變化不大,還是要挖掘剛性住房需求,還是希望有些城市繼續做好城中村改造,小範圍的漲價去庫存看來還有。但是,繼續強調房住不炒。這樣看起來,是要努力從地產經濟中攫取最後壹筐黃金。
關於改革開放,政治局會議沒有新意,隻是繼續強調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但是具體要採取什麽有效的政策,如何與歐洲、美國和日本搞好關係,沒有任何新內容。而我們知道,歐盟、美國和日本這些國家才是中國的大客戶,但是今年壹季度,對歐美日的貿易額都在下降。
以上就是我對中共政治局最新工作會議的解讀,有壹些積極意義,但是力度遠遠不夠,空洞的內容多,實質的東西少。
而且,整體來說,我認爲這是2018年,在國進民退、民營經濟退場論導緻中國民營企業大倒退之後,習近平高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的又壹次翻版。4年前,大餅已經烙過壹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