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農曆甲辰年 九月廿六
简体中文
登錄 | 注冊

香港疫情無好轉 核酸檢測安排差怨聲載道 學者促“封城”


2022-02-13 时刻新闻 | 聽新聞 國語 | 聽新聞 粵語 【字號】

2月13日,據美國之音報道, 全球各地因應疫情發展陸續放寬防疫限製之際,香港政府卻反其道而行,從2月10日開始實施更嚴厲的防疫措施,首次把“限聚令”適用範圍延申到私人場所,併且禁止多於兩個家庭的聚會。香港堅持“動態清零”疫情卻毫無起色,使人懷疑港府的堅持是否基於政治考量。與此同時,香港權威醫學專家預計,香港新壹波疫情叁月會達到高鋒,促請港府積極考慮“封城”。

春節假期結束後香港的疫情急劇惡化。香港政府從2月10日開始進壹步收緊防疫措施。“限聚令”適用範圍首次延申至私人場所。兩個家庭以上的聚會被禁止。罰款從目前5000港元提升至1萬港元。宗教場所及發型屋會關閉兩個星期。從2月24日起,市民進入商場、百貨公司、菜市場、超市等場所必須以“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出示“疫苗通行證”,證明已注射疫苗。

港府的防疫政策壹直以“清零”爲目標,但近日香港的單日確診數字已超越1000起個案,是春節之前的10倍。社會上的“抗疫疲勞”情緒以及對“清零”政策的怨言有增無減。

民主黨:港府缺乏抗疫路線圖

民主黨2月10日發表最新的調查結果,發現有65%被訪者認同政府要爲“與病毒共存”策略作研究或準備。

民主黨批評港府沒有爲抗疫製定“路線圖”。抗疫指標越來越嚴厲卻又缺乏指標,沒完沒了。 以群體免疫爲例,港府曾表示疫苗接種率隻要達到7成就能達標,卻又逐步把指標提高至9成。部分政策,譬如禁止食肆晚市堂食併沒有邏輯基礎。

按照港府的政策,與患者住在同壹大樓的住戶均要接受多次強製檢測。隨着確診人數銳增,需要接受檢測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多人每天要排隊幾個小時。民主黨表示,所謂的強製檢測根本就是大型群聚。

計劃2月底實施的“疫苗通行證”也引起爭議。民主黨想象,到時各場所需要聘請大批保安守着門口查看市民手機,認爲港府隻是壹味把防疫措施“加辣”,卻無視疫情在變,病毒也在變。調查報告引述科學數據表示,接種疫苗最大的功效是減低重症或死亡個案。“疫苗通行證”對切斷傳播鏈起不到作用,唯壹功效是提高疫苗接種率,變相懲罰不接種疫苗的香港人。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也對港府堅持 “清零”有保留。他向美國之音講述親身經曆。

李兆波說:“我早前曾到壹個社區中心講學。在現場進行(核酸)檢測,要壹個星期才收到結果。現在香港每當有人確診,與他住在同壹大樓的住戶要接受6次檢測,在十幾度的低溫下排隊幾個小時。現在香港人最害怕的不是‘中招’,而是排隊,或者強製送到檢疫中心,不知道何時才能放出來。”

爲了實現“清零”,早日與中國大陸恢復通關,香港持續實施被形容爲全球最嚴格的隔離檢疫規定,若從高風險國家抵達香港,必須先在防疫酒店隔離檢疫21天;港府更限製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民航客機着陸香港。

從李兆波看來,“清零”政策讓香港付出沉重的經濟代價。他把香港與實施“與病毒共存”的新加坡比較。

香港經濟恢復遜於新加坡

疫情爆發至今,新加坡與香港分別累積41萬多起和1萬7千多起個案,可是兩地的經濟表現卻成反比。去年新加坡的GDP增長爲7.2%, 香港則爲6.4%。失業率方面,新加坡是2.6%,低於香港的4%。

李兆波認爲,新加坡在經濟支援方面較具針對性。反觀港府的防疫政策卻隻着眼於通關,而忽略了恢復經濟的重要性。

李兆波說:“港府早在2020年7月已表示要以(重新與大陸)通關爲目標,卻壹直拖延。其實現在就算真的能通關人數也會很有限。這樣的通關根本毫無意義。香港目前的‘清零’其實是在破壞經濟,倒不如堅持自己的‘超級聯係人’角色。當然,壹旦香港重新對外開放,疫情自然會飙升,但起碼經濟會受惠。現在的情況是,確診數字不斷上升,卻無論對大陸還是對外都閉關。”

港府堅持“動態清零”也動搖了外資對香港的信心。國際酒店連鎖集團文華東方(Mandarin Oriental)據報正推動行政團隊暫時到香港以外地區工作。英國金融時報2月10日引述集團行政總裁萊利(James Riley)表示,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使香港變得孤立,成爲非常差勁的工作地區,不適宜開展工作。

在香港居住25年的萊利說,作爲營運基地,香港經營環境變得很差。他認爲,當香港重獲自由流動空間才有機會復蘇。

中文大學學者李兆波認爲,外資流失是香港切斷對外聯係所導緻。

李兆波說:“酒店業尤其高級酒店業是(講求)人與人接觸的行業,不能完全以資訊科技取代。至於金融行業,雖然壹般交易能透過互聯網進行, 但是重大收購合併仍然要親自見客。壹旦人才流失到新加坡和東京等鄰近地區。人家在當地站穩腳後,要他們回頭併不容易。中國大陸的壹套(清零)我們是尊重的,但是別忘了,大陸有龐大人口,擁有本身的市場,但是香港靠的是對外聯係。”

他認爲,港府的抗疫政策毫無“章法”可言。

李兆波說:“港府不是以市民的福祉爲最重要考慮,這是肯定的。他們把疫情誇大。在很久之前,港府的團隊壹般是高瞻遠矚的,現在卻是潰不成軍,很多事情都是亂來的。這與管治團隊的水平有關。”

針對外界提出質疑,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早前發表評論,強調“動態清零”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總方針,要求做到對病例及早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和有效救治,使疫情不構成連續性社區傳播。

評論認爲,“動態清零”是符合香港社會實際情況的科學選擇。香港老齡人口佔比較高,70歲或以上長者疫苗接種率較低,同時病毒由境外輸入香港風險較高,如果放棄動態清零,病毒必將快速大規模擴散;評論併強調,就算收緊防疫政策,對不少行業正常經營造成壹定影響,長遠而言動態清零能夠以最快速度撲滅疫情,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香港經濟社會的影響。

出於隱私考量化名“丁女士”的西安觀察人士壹直密切關注香港疫情。她對美國之音表示,完全能理解香港部分輿論對“動態清零”的質疑。她以西安爲例,認爲社會爲“動態清零”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丁女士說:“當局過於誇大病毒的危害。 西安封城期間,無數人穿上防護服,看起來就像外星人壹樣,把所有人都趕到家裏,整個大街上空曠得像死城壹樣,卻又對我們生活的福祉有多少增加?這種生活還有什麽意義呢?在大陸,人們談到病毒就色變。‘美國天天都在死人’, ‘美國水深火熱’,事實上人家仍在維持着正常生活。”

她說,香港在抗疫問題上必須有自己的主張。

丁女士說:“我當然認爲是應該‘壹國兩製’。香港的體製本來就和大陸有很大不同。港府還是應該聽取民衆的意見。香港這樣的壹個開放的城市應該更多參照歐美國家的經驗。要是完全追隨大陸,那妳香港優勢在哪?香港是壹個國際大都市,最終還是要和外界接觸。難道要自我封閉成爲壹個孤島嗎?全世界都‘與病毒共存’了,妳還要堅持清零幹嘛?這不是很可笑嗎?”

港大學者促港府“封城”

連日來,香港的確診個案不斷創新高。香港大學醫學院進行流行病學推算,認爲即使港府收緊社交距離措施也無法使疫情受控。預計到叁月中會達到感染高峰,每天有1.1萬人確診、400多人需要入院治療,超出香港醫療負荷,到6月時累計死亡人數達最多1,000人。

港大團隊估算,壹旦社交距離措施放寬,6月中累計死亡人數會升至3,000人,60萬人要隔離。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表示,若參考2020年上海“封城”做法,病毒繁殖率就可大幅急降八成半,雖然仍未達到安全水平,但死亡人數會減少至100多人。他認爲,“封城”是控製疫情的最有效措施,建議當局積極考慮。

梁卓偉說:“死壹百人當然不是好事,但總比死壹千人要好、更遠遠比3000至5000人死亡要好。”

曾經曆西安“封城”的觀察人士“丁女士”則警告說,如果港府選擇採取這種措施,香港人的生活品質將受到嚴重影響。

丁女士說:“以西安和廣西的百色爲例。(當局在封城時宣布)本市居民除非有非常特殊的理由,否則不能離開,其他地方(的人)也不能進入。更進壹步的話,居民隻能在所在的區呆着,大家都要在家裏工作。再嚴酷壹點,妳就隻能困在居住的小區,不能出門,失去出入的權利。社會上的基本流動都停止了。當然,香港作爲國際大都市,行政官僚的效率是高的。如果他們要作出這樣壹個決定的話,基本的物資保障、醫療係統、交通、公民社會的志願者服務等方面會好壹些。我想它應該不至於出現像西安這樣的極端事件,人們沒法就醫或有婦女流產,但是人們的生活是會受到很大影響。”

她促請港府不要基於政治考量決定香港的防疫方向。

丁女士說:“我當然認爲港大醫學院有它的專業性,但是我想對他們說的是,作出決定時不要受到太多的政治影響。在中國這樣的體製下,堅持所謂政治正確的政策,那是沒有辦法,但是香港還有壹些自由,應該少受政治力量影響,作出專業判斷。‘清零’併不是能夠持久的觀念,始終妳要面臨‘與病毒共存’的那壹天。”

港府的抗疫政策不僅飽受港人批評,就連親北京陣營也有爭議。中國全國政協委員、壹國兩製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2月10日在香港《明報》發文,他引述中國大陸網絡紅人的言論,批評治港的“精英群體”對中國大陸模式骨子裏不認同,更對中央政治模式與政治秩序有抗拒,沒有足夠政治意願及動力落實“動態清零”,管治團隊始終認爲英美模式更爲優越及文明,而中國大陸的壹套存在技術及倫理缺陷。

張志剛引述網絡紅人表示,治港團隊隻是表面上努力維護“通關”目標,實質是機會主義者,內心不相信,卻不敢公開放棄和中國大陸“通關”,以緻政策無法在香港推行。



聲明:聲明:時刻新聞編輯發布的文章並不代表時刻新聞的立場或觀點。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elegram



一周最热
  1. 比尔·盖茨因新冠疫苗伤害在荷兰被告 法院判支付法律费用

相關文章

  1. 比尔·盖茨因新冠疫苗伤害在荷兰被告 法院判支付法律费用
  2. 川普遭枪击暗杀大难不死 民主党歇斯底里满盘皆输
  3. 美国五州起诉辉瑞 隐瞒、压制或遗漏新冠疫苗副作用
  4. FDA正为应对禽流感大流行做好准备 似乎未卜先知
  5. 阿斯利康承认罕见副作用 全球范围内撤回新冠疫苗
  6. 日本研究发现注射第三剂mRNA疫苗后 癌症死亡率显著升高
  7.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后疫情时代关于新冠大流行的50个疑问
  8. “气候变暖”宣传失败后的诡辩 如何确定“全球”最佳温度?
  9. 拜登政府秘密空运32万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拒绝披露机场
  10. 麻省理工博士潘勤轩承认杀害耶鲁华裔研究生 疑为情杀
  11. 赵小兰亲妹赵安吉死得蹊跷 得州警方进行刑事调查
  12. 大型新冠疫苗研究显示新冠疫苗与多种关键疾病增加有关

關于我們 | 使用條款 | 隱私策略 | 聯系我們
©2024 時刻新聞 TN20241028123931